一.合肥师范学院介绍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创建于1955年,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
二.合肥师范学院荣誉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教学为先,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6万余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6万人次。近三年,我校学子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924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同学分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荣获“中国好人”称号;招生生源良好,分数线年均高出安徽省二本控制线27分以上;学校为首批省级创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学校连续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三.合肥师范学院硬件设备
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性技术研究院、国民体质监测中心7个,校级科研机构19个。近三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8篇,其中被SCI、EI收录263篇;出版著作(教材)82部;获国家专利145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
四.合肥师范学院历史发展进程
1955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1956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分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与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
1957年,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学院(中文/历史/外语)合并升格为合肥师范学院。
1959年,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生物/物理)并入安徽师范学院。
1960年,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改为安徽教育学院。
1962年,安徽艺术学院(原皖南大学部分)并入合肥师范学院。
1969年,安徽教育学院并入安徽劳动大学(1962年创建)。
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安徽工农大学。
1972年,合肥师范学院撤销,中文/历史/地理/政教/艺术部分并入安徽劳动大学。
1978年,在原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教育学院等基础上,恢复安徽教育学院。
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
2014年12月,入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同年入选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016年12月,合肥足球学院正式在合肥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五.合肥师范学院规模及占地面积
学校建有锦绣校区、三孝口校区和滨湖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3亿元,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牵头组建“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政府合作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六.合肥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学校设有14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3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0个,全日制在校生15100余人;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特色专业8个、精品课程13门、专任教师754人,其中正高57人、副高176人、二级教授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1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双证”教师115人。
七.合肥师范学院招生对象及地区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坚持和发扬师范办学传统,通过培养、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协同等“六位一体”的组合拳,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组建“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政府合作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与合肥经开区合作共建附属实验中小学。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计划类型 | 层次 | 科类 | 计划数 |
---|---|---|---|---|
英语 | 非定向 | 本科 | 文史 | 40 |
小学教育 | 非定向 | 本科 | 文史 | 19 |
英语 | 非定向 | 本科 | 文史 | 37 |
应用心理学 | 非定向 | 本科 | 文史 | 20 |
思想政治教育 | 非定向 | 本科 | 文史 | 50 |
应用心理学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19 |
小学教育 | 非定向 | 本科 | 理工 | 20 |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要求
1、体检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颁布的体检标准,对考生体检表进行审核。对于体检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对于专业限报的考生,不能录取到限报专业。
2、对口和专升本招生按照安徽省教育厅有关规定录取。
3、招生录取时无男生、女生比例限制,无应届、历届考生限制。
4、对不符合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招生有关规定的,或不符合我校专业录取要求又不能调剂的,或学校专业招生计划已满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给予退档。
合肥师范学院收费标准
学院严格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统一规定收费标准{皖价行费[2000]259号、皖价行费[2006]240号}收取学费,各专业{方向}的具体收费标准详见各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印发<<报考指导>>。普通本科专业学费为3500-4290元/年,艺术类专业学费为5000-7000元/年,其中中美合作办学生物科学专业学费为10000元/年。
合肥师范学院资助政策
奖学金:
1、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5000元。
3、优秀学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评选比例为22%,每人每年400-1600元。
4、师范专业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安徽省从事教育行业的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奖励金额按有关规定执行。
5、社会资助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每人每年800-2000元。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2000-4000元 。
勤工助学及困难补助: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岗位,每年选聘四百余名学生助理,依据岗位性质按小时计酬;学校为特困生提供困难补助,并为烈士子女、孤儿、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减免学费。
助学贷款:全部实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安徽籍学生可以通过当地市、县教育局办理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或向农村信用社申请助学贷款,其它省份考生按照所在地有关政策执行。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问答
问: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什么?
答:合肥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
问:学校硬件设施如何?
答:学校建有锦绣校区、三孝口校区和滨湖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3亿元;共有专任教师754人,全日制在校生15100余人;设有14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3个。
问:学校师资力量怎么样?
答:学校共有专任教师754人,其中正高57人、副高176人、二级教授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7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18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7人、“双证”教师115人、省级教学团队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