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中医药大学介绍
安徽中医药大学现有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19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1个。有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
二.安徽中医药大学荣誉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0年开始与长春、福建2所中医药大学开展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10—2015年学校共有学生2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80 余项。学校曾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
三.安徽中医药大学硬件设备
安徽中医药大学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学校与黄山、亳州、六安、桐城、庐江、绩溪、舒城等10余个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亿帆鑫富、海南海力药业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3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积极为政府在出台有关中医药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在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安徽中医药大学历史发展进程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
五.安徽中医药大学规模及占地面积
安徽中医药大学现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个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07万元。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6.16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六.安徽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安徽中医药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33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147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2500多人(含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国医大师1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7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
七.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对象及地区
1.依据教育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及我校本专科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录取时,所有投档考生按总分(含加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在确定考生专业时,按照“专业清”的原则,首先满足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依次进入下一个专业志愿录取,专业之间不设极差。
3.2015年我校新增药物分析、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制药、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及汉语国际教育10个专业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 科类 | 学制 | 计划数 |
---|---|---|---|
中医学 | 医学 | 5 | 350 |
针灸推拿学 | 医学 | 5 | 180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医学 | 5 | 240 |
康复治疗学 | 理学 | 4 | 120 |
药学 | 理学 | 4 | 120 |
中药学 | 理学 | 4 | 60 |
制药工程 | 工学 | 4 | 60 |
药物制剂 | 理学 | 4 | 60 |
生物制药 | 工学 | 4 | 30 |
药物分析 | 理学 | 4 | 60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理学 | 4 | 6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4 | 60 |
医学信息工程 | 工学 | 4 | 60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4 | 130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4 | 120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4 | 60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4 | 120 |
保险学 | 经济学 | 4 | 60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4 | 60 |
护理学 | 理学 | 4 | 300 |
护理学 | 理学 | 4 | 140 |
护理学 | 理学 | 4 | 40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财经 | 3 | 60 |
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要求
1.依据教育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及我校本专科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
2.录取时,所有投档考生按总分(含加分)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在确定考生专业时,按照“专业清”的原则,首先满足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则依次进入下一个专业志愿录取,专业之间不设极差。
3.2016年我校新增生物医学工程、保险学(健康保险方向)两个专业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
4.对于教育部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加分政策予以认可。
5.对往届生的录取和应届生同等看待。
安徽中医药大学收费标准
本科专业学费4290元/年;专科专业学费3850元/年。住宿费:校内学生公寓800元/年;省大学生公寓1000-1200元/年。
安徽中医药大学资助政策
(1)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每生1500元,二等奖每生600元,三等奖每生300元,单项奖每生100元。
(2)专项奖学金:
①国家奖学金:获奖者每生8000元。
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者每生5000元
③杨任民奖学金:获奖者每生3000元。
④济人奖学金:获奖者每生3000元。
⑤东南骨科奖学金:获奖者每生3000元。
⑥广东一方制药奖学金:获奖者每生1000元。
⑦神采·雅香莱品学兼优奖学金:获奖者每生1000元。
⑧香港京都念慈菴助贫奖学金:获奖者每生1000元。
以上各项奖学金总获奖面达45%以上,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
安徽中医药大学招生问答
问: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什么?
答: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
问:学校硬件设施如何?
答:安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书170.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9.3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独具特色的标本馆,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问:学校师资力量怎么样?
答:安徽中医药大学有教职工2400多人(含两所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皖江学者·讲席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29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8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