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高校招生网!
  • 今天是:


学校简介 / School profile

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

一.长江师范学院介绍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学校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学校有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

二.长江师范学院荣誉

学校获得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20余项。截止到2013年底,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国家社科基金4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117项。2004-2006年,共出版著作7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作品2,689篇/件,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784篇/件,被SCI、EI、ISTP收录3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7篇。获省部级以上奖55项、区级政府奖29项。

三.长江师范学院硬件设备

长江师范学院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达43TB。学校是教育部初中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院校、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四.长江师范学院历史发展进程

1993年,重庆市府]25号文批复同意成立“三峡联合大学”,属股份制,涪陵分校设在涪陵师专。涪陵师专校名调整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仍隶属于四川省教委领导。

1999年,涪陵区教师进修校合并到涪陵师范学校,仍挂两块牌子,成为涪陵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基地。涪陵大学校名改为涪陵师范学院。

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涪陵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涪陵教育学院大会在教育学院隆重举行。涪陵工业学校并入后成为涪陵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教学部,涪陵师范学校并入后成为涪陵教育学院师范教育教学部。

2001年,涪陵师专与涪陵教院合并升本。

2005年,涪陵师院李渡新校区正式启用,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美术学院等六个系(院)的6500余名师生率先迁入。

2006年,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五.长江师范学院规模及占地面积

长江师范学院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六.长江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长江师范学院有教职工1300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高级职称比例42%;博士145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23人,占专任教师的60%。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

七.长江师范学院招生对象及地区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和“德智体全面考核、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的原则。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口齿清楚、身体无严重残疾。学校所有本专科专业均不限男女比例和年龄。英语类各专业只招收英语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语种。

学校环境 / school environment

  • 长江师范学院图片
  • 长江师范学院图片
  • 长江师范学院图片
  • 长江师范学院图片

招生简章 / Professional presentation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计划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计划类型 计划数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 非定向 35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要求

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和“德智体全面考核、参考相关科目成绩、择优录取”的原则。

2、身体健康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口齿清楚、身体无严重残疾。

3、英语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语种,但进校学习的公共外语课程只能是英语。

长江师范学院收费标准

1.学校严格按重庆市财政局、物价局规定的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其中

学费标准为3100—11500元/年(专业不同学费标准也不同),住宿费用标准为1000-1200元/年(以物价部门审核标准为准)。具体收费标准在《2017招生计划汇编》或长江师范学院财务处网页查询。

2.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有普通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两种形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设)除学费外,需额外收取培训费,详见各省市公布的计划信息,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

3.如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按学生实际学习时间和实际住宿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长江师范学院资助政策

1.国家奖助学金:综合评估优秀学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经济困难且表现优秀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一等助学金4000元/年,二等助学金3000元/年,三等助学金2000元/年)。

2.校长奖学金:对高考成绩优异学生设新生启航奖3000元/人,对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学生设学业成就奖5000元/人。

3.师范专业基本奖学金:生均30元/月。

4.优秀学生等级奖学金:一等奖1200元/年;二等奖700元/年;三等奖400元/年;学习优秀奖200元/年。另设有学生科技创新奖、学生先进个人奖等单项奖学金。

5.旅游管理专业设有总额10万元的“华富奖助学金”。

6.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和各种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可在已经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学生所在地没有开通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入学后可在学校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

长江师范学院招生问答

问:贵校的师资力量如何?

答:长江师范学院有教职工1300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高级职称比例42%;博士145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23人,占专任教师的60%。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

问:贵校的办学规模?

答:长江师范学院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问:贵校的办学条件有哪些?

答: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